超過一年沒有回家, 說實在的, 我很習慣在台灣的生活, 回到香港反而會有不慣。
但大當家和自己的家人跟朋友都在香港, 回鄉探親是必須的, 早幾個月前便決定了跟大當家回香港一趟, 機票早訂了, 酒店一直沒訂, 因為一心諗住居家隔離。
直至11月初香港政府改例 - 對曾到訪指明地區人士的指明條件(第599H章)
曾到訪任何中國以外國家的人士(不包括以上已指明的極高風險地區)
到港人士如在登上指明飛機的當日,或在該日之前的14日內,曾在中國*以外的國家(不包括已指明的極高風險地區)停留,相關由各地到港人士必須提供在香港酒店預訂房間的中文或英文確認書,其租住期為該人士抵達香港當日起計的不少於14日。有關指明於2020年11月13日起生效,並維持有效直至另行通知。
*中國指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
因為兩岸三地既模糊政策, 所以個新政策初出道既時候, 只有寫適用於「中國以外國家」, 並沒有列明中國包含那些地方 。二當家隨即在想, 從台灣回港要酒店隔離嗎? 如果全世界既旅客進入香港都要酒店隔離既時候, 而香港既酒店只有 20多間酒店是在政府的名單當中, 酒店會否爆滿? 一系列的問題出來後, 第一時間先訂酒店, 反正可以免費取消。因為剛好是weekend, 唯有等到星期一至再打去香港衛生防疫中心求證。
最後終於問到答案, 從台灣番去香港並不需要酒店隔離, 可以接受「居家隔離」, 這個消息實在太好了。錢都係其次, 最重要係可以係屋企自己煮飯仔, 不然 14天在酒店餐餐都要叫外賣。接下來便要解決居家問題, 因為我倆不想跟四大長老住在一起, 而我們在香港又無有自己的地方, 所以便打算問問周圍的朋友看看有沒有人肯收留我倆。 說實在的, 非常時期, 很多家庭都十分小心, 就算是獨居的也不一定願意接收我倆, 最後終於找到一個朋友不介意收留我倆, 真的十分感欣。
早一兩星期, 香港的疫情又爆發第四/五波, 當香港爆發時, 有很多人便讚揚台灣的防疫做得很好。 的而且確, 在疫情初期台灣不論在封關及供應口罩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不單確保本地口罩的供應, 還利用科技去幫助去分派口罩。但近來二當家感覺到台灣人在防疫上開始鬆懈, 尤其在個人衛生上。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 在過去幾個月, 二當家去過不同地方, 例如台北地下街, 基隆夜市, 烏來老街等地, 在人滿為患的街道上, 配載口罩的人不到一半, 甚至一些夜市檔主也沒有配載口載, 如果疫情在台灣本土爆發, 傳遞速度將會非常恐怖。
一講台灣的不是, 便觸及了大當家的神經。因為對政府的偏見及個人喜愛混在一起後, 很容易便得出「台灣防疫做得比香港好」來作結論。但其實二當家只是想表達, 一日疫情未有解決方案, 在防疫上也不能鬆懈, 不然就前功盡廢。
究竟什麼是因, 什麼是果?
是因為防疫做得好, 所以台灣人唔駛載口罩?
定係因為載左口罩, 所以台灣防疫至做得好?
希望大家不要倒果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