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家在2019半年內, 發生了好多事。
由有移民嘅想法, 到決定去台灣做嘢, 再收到公司一個俾「閹割」嘅Offer, 到最後五月中到步台灣。
係大當家過嚟台灣前用佢最後嘅借貸力借咗一筆錢, 及將兩人既 MPF全部提出, 希望用呢筆錢可以喺台灣同大當家有個比較好嘅生活。六月份香港發生一百萬人及二百萬人既大遊行, 慶幸自己唔係香港, 減輕了一點心痛嘅感覺, 至少減少被傳媒洗腦既機會。
按揭借左200萬, 只係拎左130萬來投資。另外D錢 放左係大當家個MORTGAGE LINK戶口到作為備用現金。目的還是「進可攻, 退可守」, 依舊錢其實作為一個首期雖然未必夠, 但係大當家如果收到係香港嘅MPF, 再加埋手頭上嘅現金都有百多萬, 應該勉強夠俾香港既首期(如果真係買的話)。
而二當家拎咗個130萬, 加埋MPF嗰40萬, 再加埋自己本身嘅股票倉, 宜家大概有250萬係投資戶口, 暫時嘅諗法係盡量買一啲高息產品 (LTV 1.85), 希望回報可以去到5至6% (Asset 計)。當然係IB 到其實仲可以槓, 但因為錢已經係借番黎, 所以都係睇定D先, 暫時先保留住呢個權利。
錢到手後我無再 time the market, 隨即入左 SG REIT, 香港既 REIT, US 既 PREFERRED STOCK / CEF, 大部份都係風兄到「抄」考番黎。但係老闆同風兄都有入果隻 GOF 我就無買, 始終見佢近黎 ROC 有得點 (27%), 可以買左其他無咁好回報既 CEF。
至於會否在台灣買樓, 暫時仲未有決定, 因為而家仲係適應緊喺台灣既生活。大當家暫時無業, 養好個身子, 如果再無小朋友就可能會係台灣做 IUI, IVF 等人工受孕, GOD BLESS。
暫時最理想既情形係高息產品足夠負擔到我同大當家既生活駛費, 我份人工就用黎還層樓既錢+家用, just in case 我有d 咩事, 大當家就利用收到既息還供樓既錢。
圖來自飛鳥兄
股票方面, 雖然我有係26000左右加倉. 不過果陣手上嘅資金未到手. 所以無係靚位入足子彈。到大市回到差不多28,000左右資金才到, 亦係果個位加大左港股既倉位。
我記得飛鳥兄之前係個群組裏邊分享過一幅圖, 講既係一個黃金比例嘅圖大師由高位32,000回落根據過往經驗其實落到去26,000點左右已經係一個底, 如果根據指標去入貨嘅話, 深信大家都一定會有相當既斬獲。二當家非圖表派, 但用黎參考下入貨既位, 我覺得未嘗不可。到大市插穿二萬七時, 亦都有叫家人加點倉。
宜家全球經濟由「加息」轉吹為去「減息」。另外大家期待已久嘅 G20, 出嚟嘅結果亦都好正面, 估計大市又會再繼續會上。以前二當家既心態係拎住 CASH 等入貨, 宜家既心態係盡量唔好拎 CASH, 只要一日各國唔收水, 唔加息, 現金應該都仲係最不可取既一個投資工具。
把資產集中在IB後, 還在研究 IB 各樣不同的功能
Time Weighted Return (TWR)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