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畢業沒耐, 就成日聽到人地到我講要 develop 我個 career, 初出茅蘆既小伙子, 點會知咩係 career 呀, 但二當家好早就決定將事業同興趣完全分開。
現今世代, 乜都可以成為職業, 電競選手, KOL, PT, 每個人都對成功既定義有不同解釋, 對我黎講有個單位正常收入就夠, 但有些朋友可能要大富大貴, 想做到大劉咁, 又有D人出身已經有層樓, 成為人生勝利組。
二當家成立這個「理財」日誌, 原為糾正自己投資上既錯誤, 但慢慢也將自己的人生規劃寫左起個BLOG到。近日朋友問我, 美股港股大跌, 有冇走貨, 二當家直答話「無」, 基本上今年我連股市年報乜都無睇, 友人又說「咁點得架, portfolio 係要 manage 架」, 二當家又輕輕問佢「咁你賺定蝕?」朋友一臉無奈「蝕少少囉」, 如果朋友說的manage portfolio 係指 time the market, 我諗我係極度失敗, 但如果為了儲資產, 可能宜家係一個合理既時機, 但最終還要認識資產本身的價值, 所以二當家近來都佛系左, 如果二當家的3大 (TSM, 9988, 700) 都係買錯既話, 我只係望佢唔好執笠, 只要唔執笠就仲要番身之日, 至於幾時, 真係木宰羊。但如果呢3隻都唔掂既話, 其它中資就梗加唔駛掂, 前陣子一堆人轉戰美股, 最後又係碰到一鼻子灰。
在概率論中,凱利公式(英語:Kelly criterion、Kelly strategy或Kelly bet),也稱凱利方程式,是一種根據賭博贏或輸的概率,計算出每次下注的資金佔所有賭本的最佳比例的公式
每個人對 Career 既解讀都唔同, 有人想成為投資達人, 有人想創業, 但更大部份既人都係打工仔, 為兩餐挨騾仔。二當家都係打工仔, 3年前離開香港, 原因之一為改善生活, 原因之二就係對事業有幫助。對二當家黎講, 去台灣既獲勝率, 賠率都係無得輸 (有人工加, 但唔高), 而且有不錯既潛在回報 (移民, CV靚仔, 再上既機會)。 當然凡事有得失, 壓力大左, 少左大當家既收入, 最後 household income 少左, 但大當家換來3年時間做自己想做既野。
而今次番香港, 對比起我離台時既收入係 double up, 絕對係蝕頭賺尾既一次。正如我之前所講, 理財有好多面向, 但不外乎「儲蓄>增值>資產配置」 , 我見過好多人講買股票制造被動收入, 但最後做到既人又真係唔多。而流動性最差既樓則成為大部份人最成功既投資。「大道至簡 繁在人心」, 禁幾個制就可以幾百萬上落, 可能至係我地既敵人。
最後回到 career, 勁既人覺得佢可以同時間投放落唔同地方, 正職一份, 創業一份, 讀埋書, 生埋仔, 所有野同時進行, 我深信真係有人做得到, 二當家亦識人做得到。但雙修真係唔係人人得, 最好先評估下自己既能力, 二當家天性愛休閒, 每次只能做一件事, 但要把一件事做好, 卻也可以花自己很多時間。有限既時間, 有限既資源, 只能投放係自己覺得回報最豐厚既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