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港龍終於做左個了結, 其實傳聞已經傳左好耐, 但真係睇到公告果陣都仲覺得有D唔真實。
二當家去台灣前都要出下 Trip, 雖然公司指定左幾間 appointed airline, 但係 agent 報價時通常都會報埋d 最平既 airline, 之前俾上頭審批果陣上面就問點解唔坐最平果間, 呢D咁既公司內部潛規則真係好煩。
先說說二當家對國泰/港龍既看法, 一直以來我都分唔到兩條 airline 既定位, 我既感覺係國泰走國際路線, 港龍走國內路線, 以二當家自己出 trip 為例
- 歐洲(英, 法, 德): 國泰quote 個價錢永遠都貴人地一倍以上, 完全無競爭力。二當家去英國坐英航, 德國坐漢沙, 法國坐法航, 仲未計瑞航等, 基本上去歐洲係完全揀唔落國泰。
- 美國只係飛過一次, 坐American Airline.
- 亞洲二當家飛得最多, 去韓國會坐國泰, 去內地就坐港龍, 去台灣坐EVA/港龍, 去SG 坐星航。
以我自己既經驗黎睇, 國泰/港龍既優勢係邊呢? 講服務, 香港既服務態度, 你懂的, 算係比上不足比下有如。論價錢, 一飛出亞洲永遠貴人地一倍, 完全唔明個價係點訂。食物, 我只係記得飛台灣果陣有舊好難食既批。國泰/港龍最優勝既地方係可以有香港既電視節目或者港產片, 但二當家通常自備自己想睇既野 (e.g. netflix 先 download), 所以對我黎講係無感。
坐飛機黎講, 產品既差異性真係好細, 除非好似馬航等有安全性問題, 永不錄用。 否則通常選擇既次序就係先睇安全性, 之後就價錢, 再來係睇班次。以前上一代人可能唔係個個英文好好, 所以有識講廣東話既空姐感到份外親切。但現今社會好多香港人已經有基本英語能力, 性價比既重要性一直增加。國泰個價一直企到咁硬, 但係坐果陣又唔覺得真係可以帶來一段既 superior experience, 咁樣點捧你場?
再者, 社運期間國泰被標籤左, 亦令好多人對國泰既形象感到負面。二當家曾經係太古既FANS, 手上第一大持股, 當NAV 3X蚊, 87 個股價得 15蚊, 買下買下買到 11蚊, 宜家太古得番 6 蚊, 好彩二當家已經斬左纜, 否則真係輸緊一半。近來阿爺手腳多多, 英資一定無運行, 既然時不如我, 千萬不可逆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