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 Active Income
Bar = various Spending
Bar = various Spending
Income Statement
主動收入 growth: +15.3% (加人工)
如果以 GROSS SALARY 計, 新 package 應該係加 18% (after tax +11%), 不過由於係台灣首 183 日內, 出糧要先預扣18%稅, 所以實際所得會少於 18%。另外離港前可預先收到今年的雙糧(1~5月)及年假變現, 最後實際所得人工是 +15.3%。台灣呢邊來年加薪係約 3~4%, 加上外圍環境轉淡, 公司開始要 cut budget, 要再有兩位增幅就要靠其他渠道, 希望生意果陣接到單啦。
被動收入(Div / Interest) growth: +144%
由於今年年中有額外資金流入, 6月左右至開始買貨, 所製造到既現金流不到整個 PORTFOLIO 的3%, 但金額同上年比, 仍然是有增加。最理想既情況係被動收入可以夠出糧俾大當家。
總收入 growth: +22% (不計 MPF 提早提取)
總支出 growth: +50%
支出大幅增加, 主要原因為大當家無工番, 要支一份家用俾佢, 及以前租係平均分擔, 現在要一力承擔, 加埋每月已經要額外多增 HK$15K。
個人支出上年全年 -30%, 黎左台灣後使費的確係少左, 加上無朋友係呢邊, 出街食飯飲酒既次數亦都大幅減少。
一次性洗費亦大幅增加 226%, 當中最主要為 IVF 既駛費及回港既機票酒店。
宜家一出糧, 俾家用, 租金等, 已經無左一半, 而且我仲未開始還樓按本金。😖
Balance Sheet
NAV growth: +69% (上年30%)
睇落好似好勁, 因為有一部份係來自預先取回的 MPF。如果不計 MPF, NAV 增加22%。
Debt / Asset: 1.9 (上年是~1)
看<前人種樹> 系列, 稅貸已經全清, 宜家借既都係樓按, 相對安全。IB 未開始用槓桿。
本金先用放在 mortgage link 內既錢去還, 其餘部份放係 IB 內製造現金流。
Profit Margin (net profit / total income): 23% (上年 44%)
每搵100蚊, 可以儲到23蚊, 入息還是高於支出, 但儲蓄能力減低。
下年希望可以收入, 並維持到儲蓄率 35% 以上。
ROE: 13% (上年21.6%)
ROA: 6.8% (上年20.8%)
財自
被動收入/總收入: 10%
被動收入/總支出: 14%
希望雪球能一天一天滾大, 第一個目標係被動收入可以達到總收入既50%, 不過估計要以年計。另外, 因為未開始還本金, 未來如果 deleverage 的話支出亦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