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家近期情緒又有D 起伏, 原因係乜, 我自己都唔知, 可能係 Home sick, 可能係未來有機會轉變既 uncertainty 刺激到自己, 亦可能係自己既妒忌心發作, 自己同自己既內心交戰。
細細個阿媽就教「人比人, 比死人」。但要做到呢樣野, 講時容易做事難, 尤其 social media 將人同人既距離拉近。二當家以前係大西北人, 好多同學都係公屋仔, 居屋仔, 住私苑果D已經叫有錢人。細個果陣, 未被世界同化, 唔會覺得品牌係咩, 去到某個位, 個個都著 nike 波鞋, Boy London 手錶, 至知原來物質會拉遠人既距離。
二當家屋企唔係有錢, 中三四已經出黎做 part time, 麥記, 百佳, 馬會, 跟車, 補習 通通到做過, 時薪由 HK$20 > HK$45 > HK$100。 好記得自己做麥記果陣, 時薪都唔夠食個餐, 果下係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真係好X 窮既事實。
到大個少少, 有次要頂人地更去到銅鑼灣幫人補習, 見到個個D 「小朋友」都已經名牌上身, 人地打 hockey, rugby, 我仲停留梗係街邊猜枱(乒乓球)果個時間。去到大學就梗加唔緊講, 二當家邊讀邊打工邊搵生活費, 屋企都幫唔到咁多, 身邊既朋友有D 真係可以好有錢, 亦有D係一般般既, 但講到窮, 應該都係以我為首。
Social Class 呢樣野好奇妙, 大家都窮果陣係無野, 一大班人只有一兩個有錢而其他人窮都無野, 但當個個有錢得你窮, 呢下就好慘。唔知大家有冇睇「寄生上流」, 果種心境真係O係底下階層打滾過既人至會明。例如, 有D人話我屋企都唔係好有錢, 但可能中學就已經過左外國讀書。而去「外國讀書」呢個 option 從來都無出現過係我本字典到。
到出黎做野, 發現個個都係家山有福, 屋企有層樓留左俾佢地結婚, 又或者幫手出左首期。二當家當然知道社會上仲有好多底下階層, 但二當家一直往上爬, 去到另一個 social class, 就會發覺, 原來自己係幾咁井底。又或者大家可以睇下Netflix 一套叫 Bling Empire, 果種有錢同洗錢既方法大家都覺得係荒謬, 聞所未聞。而二當家每上一個 social class 其實就會有類似既衝擊。
好多人都講 FIRE, 目的都係為左每個月唔駛做有幾皮野生活費, 但當你FIRE果陣, 又發現有班人由畢業到宜家都唔駛點奮鬥, 又或者可能有無限資金追夢。呢種自卑感其實係成長過程中老是常出現, 果種 dissatisfaction 就係來自於自卑, 呢種自卑感可以轉化做動力
(亦即二當家點解想向上爬), 又可以成為壓力。
要靠搵幾多去證明自己既價值係好蠢既方法, 但呢種妒忌心其實又係與生俱來既情感, 就好似兩個小朋友但得到一個玩具, 天生大部份小朋友就唔識分享, 見到人有我無就會發老四, 大部人都係後天修正自己既思想及行為。但就算係成年人, 其實現實中呢種妒忌心還是每天都存在, 例如如果你知你同事搵得多過你, 你都可能會唔滿意, 大家做一樣既工作, 點解佢可以搵多我成倍。
點樣 Manage 呢種心態亦係人生既課題, 二當家明顯修為未到, 但人就係咁, 不同既情緒一直圍繞著自己, 只能繼續修為。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 !
ReplyDelete